2025年建筑业目标难以实现,原因如何
前 言
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》为行业政策导向定了调子。概括三个关键词:存量提质、新兴多元、战略协同。存量提质即以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。以城市更新为核心,老旧小区改造、地下管网升级等工程成为主战场。新兴多元即以新兴产业+多元化发展。具体到建筑行业,就是建筑+科技+能源等不同组合下的多元化发展。战略协同即以国家战略+民生补短板项目。如科技创新、区域协同、能源等国家战略层面的项目以及居住改善、乡村振兴、公共服务补短板等民生项目。 2025计划与建筑业相关的内容有:一是提高赤字率、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。二是统一大市场,整治内卷。具体涉及到城市更新、“两重”工程、绿色低碳、新兴产业、农业、都市圈、民生和海外等领域。 其中包括构建统一的信用修复制度、加大对民营、小微企业等的支持,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、社会民生等领域建设。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。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、城市更新、基础设施建设协同建设和管理,发展数字化、智能化基础设施,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。推动建设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的“好房子”、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现代化灌区建设、发展都市圈经济、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“小而美”民生项目建设、做好灾后恢复重建,提高重点地区房屋、基础设施抗震能力。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。 当时认为,对建筑企业有3个积极的信号。即安排专项债务解决账款拖欠问题、用于投资建设,交通、能源、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止跌回稳,用项目资金大力支持“两重”建设,加快推进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,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、城乡融合发展、区域协调发展、人口高质量发展。然而陕西响应的办法只是完善并提升住房建设标准,加大“好房子”供给,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。推进绿色工厂、绿色矿山、绿色建筑发展,营造绿色低碳产业生态。 但作为建筑企业的一员来讲,感觉很不理想。主要原因如下: (1)工作目标的落地延后现象非常严重,无法短期见效。 (2)地方专项债落实涉及部门太多,关联因素太多,短期无法到位。 (3)原有项目欠债巨大,根本难以消化,当下拆东墙补西墙成为常态。在三保的基本原则下,只能望计划兴叹! (4)地方政府失信严重,参与企业无心,不敢贸然介入。 (5)建筑企业血已近干,有心无力。 结语 据笔者在基层所感受,今年上半年较去年上半年项目锐减50%,回款将去年上半年相比,仅有10%!冰冷冷的现实,地方政府的举步维艰,是无法保证年度计划实施的主要因素。接下来的几个月,将是最严峻的考验。至于统计局公布上半年经济指标情况,建筑业境况也更只能用惨来形容!